国内先进结构陶瓷材料的企业虽然多达上千家,但以中小企业居多。由于目前这类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普遍比较缺乏,研发力量比较弱,特别是具有十年以上研发和生产经验的陶瓷工艺工程师和机加工等方面的工程师一人难求,因此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方面不像国外公司那样快速又有条件保障。即使现在通过产学研结合,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到企业进行转化,但由于受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少和工艺装备的局限性,要快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常常失去进入市场的有利时机;我国在先进陶瓷产业上的技术研发实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氮化硅陶瓷球的市场需求比较大,应用场景比较大,比如在自行车,数控车床,大型风力发电和战斗机转动件及相关领域。
氮化硅陶瓷开发的技术挑战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难度在于:“粘结剂的配方”及相关制备工艺。
粘结剂的种类许多,有Al2O3, MgO, BN, Y2O3等等,不同的应用场景用的配方不同,可能是多种粘结剂同时使用,比例不同,相组成不同和成分分布规律不同。
我们研究团队在粘结剂的配方研究与逆向攻关方面,研究能力超强,有能力支撑各种陶瓷材料的深入研究与基于性能控制的工艺开发。
针对某一种特定的SiN陶瓷,我们研究平台可提供全方位的“结构-成分-相比例分布”等信息,全力支撑科研人员和企业开展基础研究或生产技术攻关。
问题1:委托“逆向设计与技术攻关”的科研成果及产权问题,如何明确?
回复1:签署保密协议,根据委托方的意愿开展合作。我们对科研成果及产权无任何诉求。
问题2你们最擅长的逆向攻关“材料或产品”有哪些?
回复2:我们目前由刘小春教授牵头,三位长沙理工大学老师的研究领域(具体研究领域可参考“科学家园”栏目中的介绍)为合作重点;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组建“科学家联盟(Scientist-hub)”,接入全国各地优秀青年科学家的“智力资源”与“研究背景”,放大我们硬件平台的优势,实现青年科学家、我们电镜中心和企业委托方的三方共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方互利共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