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探针层析成像(APT)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分析技术,可提供3D(三维)空间成像和化学成分测量,且灵敏度高。
该技术依赖于样品表面上单个原子/原子簇的电离和随后的场蒸发。 将样品制成圆锥形尖端的形式,其顶点半径<100 nm。 场蒸发的发生是由于基本直流电压偏置(通常在1-10 kV之间)和脉冲电压(导电样品)或脉冲激光(半导体样品和绝缘样品)引起的。 还可以将样品低温冷却至25-80 K之间,以抑制热晶格振动并改善空间定位。
原子探针断层扫描 (APT) 的理想用途
3D结构分析,例如FinFET,PMOS覆盖层,3D NAND,光伏中的弯曲或不均匀晶界。
纳米级沉淀物和基体分析,用于成分和化学识别,例如金属合金(Al 7075,形状记忆,Ti)。
轻元素分析 — Be、B、Li、C 和 Al,例如锂离子电池。
用于LED,finfet,2D NAND存储器和锂离子电池表面涂层的3D和3D低浓度掺杂剂。
分析类型
元素图: 观察材料/设备中单个化学物质的同质性/异质性和 2D 或 3D 位置是原子探针断层扫描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常 2D 地图和 3D 电影用于此分析。
成分变化: APT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分析成分,例如基于深度或浓度的线轮廓,曲线图和等浓度曲面。
聚类分析: APT非常适合分析矩阵中元素的纳米级(1-10 nm)簇。 The cluster size and
composition for individual clusters of any shape and size can be analyzed
with APT.可以使用APT分析任何形状和大小的单个群集的群集大小和组成。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lusters, furth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can be carried out.对于大量的簇,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
掺杂物识别和组成: 识别3D中的掺杂剂位置,其化学成分和数量密度(直到〜10 ppm或5E18原子/ cm3,最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APT获得。
相关研究: STEM,EBIC,EBSD,电子断层扫描和SIMS都是常规用于辅助3D APT数据解释的技术。
具体区域分析: 根据客户要求,可以使用不同分析的组合来更好地了解特定区域。
优势
小体积掺杂物映射。
轻元素(例如Li和B)的检测和映射。
识别同位素的能力。
所有元素的检测概率均等(HU)。
纳米级沉淀物的聚类分析。
高质量分辨率,可识别样品中存在的各种元素。
限制
大量的样品制备时间(4-6小时)。
采样量小。
由于某些材料在高电场中可能不稳定,因此数据采集的收率低。
需要针对每种材料类型和结构获得优化的参数。
对于某些包含质谱重叠的不同元素的情况,定量准确性低。
由于轨迹像差,异质结或复杂几何形状可能会限制空间分辨率和合成精度。
分析类型:3D
材料种类:金属,半导体,氧化物,陶瓷。
检测到元素:HU
检测限:〜10 ppm(〜5E18原子/厘米3)
成像/映射:是
最大横向分辨率:横向0.5 nm和深度0.3 nm
分析区域:50 * 50纳米2
分析深度:100-500纳米
检测离子类型:带正电
同位素鉴定:是